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注释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赏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外戚。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外戚。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外戚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创作背景

  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有意见认为此诗正是因此而发。

赏析二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的节日,在清明前两天,是从春秋时传下来的,是晋文公为了怀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

  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德宗时制诰缺乏人才,中书省提名请求御批,德宗批复说:“与韩翃”,当时有两个韩翃,于是中书省又以两人的名字同时进呈。

  德宗便批与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这虽是一段佳话,但足见《寒食》这首诗的广泛流传和受到的赏识。

  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天子近臣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近臣,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本诗正是因此而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描写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无处”指花开既多又广、“飞花”写花开的盛况,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东风”指春风,“御柳斜”是状摹宫苑杨柳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摆姿态。“斜”字用得妙,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摇曳之神。这是寒食节京城的白天景色。景色由大而小,由全城而入宫苑。下面接着写宫苑傍晚的景象。“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是写天黑时分,宫苑里传送着一支支由皇帝恩赐给近臣的蜡烛。蜡烛燃烧通明,升腾起淡淡的烟雾,袅袅娜娜地萦绕在近臣家,到处弥漫着威福恩加的气势!使人如见他们那种炙手可热、得意洋洋的骄横神态。在封建习俗的统治下,不要说全城百姓,就连那些不是宠臣的朝官之家,在禁止烟火的寒食之夜,恐怕也都是漆黑一片。

  唯独这些近臣之家,烛火通明,烟雾缭绕。由一斑而见全豹,仅此一点,足见这些近臣平日如何弄权倚势,欺压贤良。作者在这里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蜡烛的事情,就对皇帝的厚待亲信近臣,近臣的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

作者:韩翃,本文地址:https://www.hsplc.cn/shi3041.html

(0)
上一篇 2021年7月9日 上午9:58
下一篇 2021年7月9日 上午9:58

相关推荐

  • 题袁州龙兴寺

    百尺古松松下寺,宝幡朱盖画珊珊。

    闲庭甘露几回落,青石绿苔犹未干。

    诗文 2021年8月21日
  • 书林景时墨竹二首 其一

    水墨扫金错,每惜柯丹丘。鹘兔互起落,复爱文湖州。

    吴兴老人已仙去,纷纷作者谁能悟。石室流芳何处寻,壶丘羽客心偏苦。

    虚白子,通仙灵,三湘雨色閒青青。皆山樵人酒半醒,晚风吹梦秋冥冥。

    明朝飞上君山去,一曲璚箫龙为听。

    诗文 2021年7月14日
  • 秋夜

    白屋衡门拥堕樵,秋怀落落夜寥寥。人间箧笥悲纨扇,天上楼台款玉箫。

    竹实未生岐凤老,樵书不展塞鸿遥。青春虽在潘郎鬓,只恐愁多亦易凋。

    诗文 2021年8月26日
  • 和叔宽田园六首 其二

    平生粗知田,疆理南复东。常祈五日雨,未厌十日风。

    纷纷秀莨莠,恐害嘉谷丛。芟夷绝根本,肃杀先秋冬。

    坐获箱筥收,庶几粢盛供。一饭食我力,愿与农夫同。

    诗文 2021年7月23日
  • 同继祖民瞻游赋诗亭二首

    邂逅今朝一段奇,从来华屋不关诗。
    诸君且作留连意,正是微风到竹时。

    诗文 2021年7月16日
  • 客思

    破衣悬软毳,短发被秋风。汶水长鱼白,滕州小米红。

    人情今日异,客路去年同。万里关山外,孤鸿缥渺中。

    诗文 2021年8月17日
  • 白乐天图

    苏州剌史白尚书,病骨萧条酒盏疏。
    到老杨枝亦辞去,张娟林态竟如何。

    诗文 2021年8月26日
  • 路旁树

    古树何人种,清阴减昔时。
    莓苔根半露,风雨节偏危。
    虫蠹心将穴,蝉催叶向衰。
    樵童不须翦,聊起邵公思。

    诗文 2021年7月23日
  • 东城被盗得世字

    野人无机心,触事少防卫。
    所至辄酣寝,屡堕穿窬计。
    孤亭夜深墨,风死雨初霁。
    有盗穴壁来,攘取逮衾袂。
    微思不敌怒,弱力鼓虚锐。
    起搏且复呼,可否难量势。
    谁云同室斗,函丈莫相继。
    两奴眠牖旁,矫首但睥睨。
    弃之倚柱休,盗亦从此逝。
    惭无牛缺贤,幸脱燕人毙。
    亡弓岂须求,失马不必涕。
    黎明成感叹,事往若异世。
    良贾号深藏,无阂称善闭。
    君子勿我夸,得丧求无际。

    诗文 2021年7月20日
  • 梦笔驿

    一宵短梦惊流俗,千里高名挂里闾。
    遂使晚生矜此意,痴眠不读半行书。

    诗文 2021年8月27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