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寄京师诸弟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译文

译文
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
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注释
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
空斋:空荡的书斋。
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
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
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在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或三年江州刺史任上。当时诗人遇上了寒食节,孤独思乡之情更甚,于是便即兴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足情深的诗人。而正由于出自性情,发自胸臆,所以这首诗虽只是即景拈来,就事写出,却令人感到蕴含深厚,情意悠长。

  就章法而言,这首诗看似平铺直叙,顺笔写来,而针线极其绵密。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中间两句,一句暗示独坐异乡,一句明写想念诸弟,上下绾合,承接自然。两句中,一个“独”字、一个“想”字,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妙用。第二句的“独”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笔;而第三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独”字生发,又统辖下句,直贯到篇末,说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诸弟而联想及之。从整首诗看,它是句句相承,暗中钩连,一气流转,浑然成章的。

  当然,宾虽然不能无主,而主也不能无宾。这首诗的第三句又有赖于上两句和下一句的烘托。这首诗的一、二两句,看来不过如实写出身边景、眼前事,但也含有许多层次和曲折。第一句所写景象,寒食禁火,万户无烟,本来已经够萧索的了,更逢阴雨,又在空斋,再加气候与心情的双重清冷,这样一层加一层地写足了环境气氛。第二句同样有多层意思,“江上”是一层,“流莺”是一层,“坐听”是一层,而“独坐”又是一层。这句,本是随换句而换景,既对春江,又听流莺,一变上句所写的萧索景象,但在本句中却用一个“独”字又折转回来,在多层次中更显示了曲折。两句合起来,对第三句中表达的“想诸弟”之情起了层层烘染、反复衬托的作用。至于紧接在第三句后的结尾一句,把诗笔宕开,寄想象于故园的寒食景色,就更收烘托之妙,进一步托出了“想诸弟”之情,使人更感到情深意远。

  这首诗,运笔空灵,妙有含蓄,而主要得力于结尾一句。这个结句,就本句说是景中见情,就全篇说是以景结情,收到藏深情于行间、见风韵于篇外的艺术效果。它与王维《山中送别》诗“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句,都取意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但王维句是明写,语意实;这一句是暗点,更显得蕴藉有味。它既透露了诗人的归思,也表达了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这里,人与地的双重怀念是交相触发、融合为一的。

赏析二

  杜陵是韦应物的故乡,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因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而得名 。当时诗人离开京城长安(今西安市)在外宦游,适逢寒食节,孤独思乡之情更甚,于是便即兴写下了这首满溢手足之情的七绝——“乍暖还寒时候,天空下着蒙蒙的细雨,在这家家户户都禁绝烟火的节日里,空荡荡的旅斋更显得孤凄冷清,叫人如何能够安坐?还是出去看看吧!漫无目的地来到江边,江风拂面,竟然觉得比屋内还暖和一些。独坐岸石,杨柳枝头的流莺飞来飞去,还不时呼朋引伴地鸣叫着。清脆如歌的啼唤,为何竟如此令人怅然?喝一杯淡淡的冷酒,解不了胸中无限的愁绪;看一眼带露的红花,消不了心中无尽的孤凄;远在京师的弟弟,我想念你们啊!此时此刻,老家杜陵的原野上,该是草色青青了吧……”

  诗人首句写景,突出一个“冷”字:“雨中”是天气之冷;“禁火”是节令之冷;“空斋”是旅居之冷。寒食禁火,万户无烟,本来已经够萧索的了,更逢阴雨,又在空斋,再加气候与心情的双重清冷,这样层层叠加地写足了环境气氛,令人倍感萧索与凄冷。 次句还是写景,关键在一个“独”字:“江上”是春潮涌动的春江;“流莺”是自由翻飞、悦耳欢啼的黄莺,与上句所写的萧索景象截然不同,本是充满生机,令人振奋愉悦的景象。但在本句中却用一个“独”字又折转回来,在多层次中更显示了曲折。再美好的景象,独看独听反而更添寂寞和惆怅。两句合起来,对第三句的“想诸弟”起了层层烘染、反复衬托的作用。第三句直抒胸臆,既点题,又说明了前两句诗人倍感冷寂孤独的原因,还能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结句的想象中的情景。一边喝酒,一边赏花,不是游春时的闲适畅饮,而是孤寂难耐的排遣。“借酒消愁愁更愁,泪眼观花花不语”,无可奈何的自宽自慰之中,流露出无尽的落寞与惆怅。结句运用联想,又是写景,诗人宕开诗笔,寄想象于故园的寒食景色,进一步托出了“想诸弟”之情,由人及物,融情于景,更烘托出诗人到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之情。情景交融,与“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诗句句相承,首尾呼应,一气流转,浑然成章。虽只是写身边景、眼前事、心中想,但运笔空灵,含蓄深婉,极尽烘托之妙。在情景交融的和谐意境里,“手足情深”的主题得到了完美的呈现。千古之下,依然令人共鸣、感慨、以及羡慕、遗憾。时下的年轻一代多为独生子女,“手足之情”已属稀罕,“手足情深”就更是奢望了,更何况,“寒食”这一古老的传统节日早已被人们冷落不过了。“把酒看花想手足”的哀婉意境,怕是只能在古人的诗句中去寻觅了……

作者:韦应物,本文地址:https://www.hsplc.cn/shi3177.html

(0)
上一篇 2021年7月9日 上午10:06
下一篇 2021年7月9日 上午10:06

相关推荐

  • 九日侍宴应制

    运偶千年圣,时传九日神。尧樽列钟鼓,汉阙辟钩陈。

    金箓三清降,琼筵五老巡。始惊兰佩出,复咏柏梁新。

    云雁楼前晚,霜花酒里春。欢娱无限极,书剑太平人。

    诗文 2021年7月14日
  • 普德寺寻悦上人不遇

    □中怀净土,犹隔几尘沙。金界风烟色,珠林日月华。

    悟来云是影,讲后雨为花。何事支郎去,疏梅一树斜。

    诗文 2021年8月22日
  • 南华洞

    乱崖深峭水淙幽,六夏来游俨似秋。
    安得蘧蘧一觉梦,倚岩栩栩访庄周。

    诗文 2022年5月25日
  • 仲连兄治南堂

    予生乏时用,惟懒性所便。
    强輓亦已退,虽鞭讵能前。
    有园不盈亩,正在居南偏。
    荒埋日失治,坐惜嘉观捐。
    伯氏解官守,燕居此回旋。
    芟鞠属时暇,斫枯候春妍。
    面堂一径直,夹树兰与荃。
    畚上艺佳卉,沼盆注清泉。
    东风过墙头,朱白争繁鲜。
    芬香四飘散,蝶蜂来飞翾。
    向时疏懒人,游步始连连。
    微勤不少施,胜赏得以专。
    才劳拙者逸,此固物理然。
    作诗代俳笑,以继南华篇。

    诗文 2021年7月12日
  •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郊原空阔净无尘,且放千林自在春。
    借问梅花何处落,翠苔苍藓石磷磷。

    诗文 2021年8月22日
  • 送周光禄册封晋藩归省

    近臣持节渡滹沱,捧册遥临鹫岭过。故国重沾周雨露,新恩偏到晋山河。

    分桐帝子宗藩盛,负弩诸侯保障多。明主不忘骢马旧,莫因归省恋烟萝。

    诗文 2021年8月18日
  • 进月轩

    桂轮孤朗碧天宽,帘卷清光入座寒。
    底事明明人不荐,又移花影上栏干。

    诗文 2021年7月12日
  • 高亭道中一绝留题净慧壁

    野酴醾发气薰然,睡起时惊雪入船。安得鸱夷三百乘,空令馋客口流涎。

    诗文 2022年3月17日
  • 寄平江灵岩寺至道和尚二首 其二

    说法灵岩席未寒,重来拈出祖师禅。入门一喝真奇特,不似回头面壁看。

    诗文 2021年8月16日
  • 谒金门(次西麓韵)

    芳事晚。数点杏钿香浅。恻恻轻寒风翦翦。锦屏春梦远。

    稚柳拕烟娇软。花影暗藏深院。初试轻衫并画扇。牡丹红未展。

    诗文 2021年8月15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