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府通判厅记

  余尝读白乐天《江州司马厅记》,言“自武德以来,庶官以便宜制事,皆非其初设官之制,自五大都督府,至于上中下那司马之职尽去,惟员与俸在。”余以隆庆二年秋,自吴兴改倅邢州,明年夏五月莅任,实司那之马政,今马政无所为也,独承奉太仆寺上下文移而已。所谓司马之职尽去,真如乐天所云者。

  而乐天又言:江州左匡庐,右江、湖,土高气清,富有佳境,守土臣不可观游,惟司马得从容山水间,以足为乐。而邢,古河内,在太行山麓,《禹贡》衡津、大陆,并其境内。太史公称”邯郸亦漳、河间一都会”,“其谣俗犹有赵之风”,余夙欲览观其山川之美,而日闭门不出,则乐天所得以养志忘名者,余亦无以有之。然独爱乐天襟怀夷旷,能自适,现其所为诗,绝不类古迁谪者,有无聊不平之意。则所言江州之佳境,亦偶寓焉耳!虽徽江州,其有不自得者哉?

  余自夏来,忽已秋中,颇能以书史自误。顾街内无精庐,治一土室,而户西向,寒风烈日,霖雨飞霜,无地可避。几榻亦不能具。月得俸黍米二石。余南人,不惯食黍米,然休休焉自谓识时知命,差不愧于乐天。因诵其语以为《厅记》。使乐天有知,亦以谓千载之下,乃有此同志者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曾经读过白居易写的《江州司马厅记》,文章说“从唐高祖以后,各种官职可斟酌情势,自行处理,这都不是当初设置各级官职的制度,从五大都督府,到上中下郡司马的职务都没有了,惟有官员的设置名额与所定俸禄还在。我在隆庆二年秋季自吴兴调任邢州任副长官,第二年夏季五月到任,实际上主持郡里的马政,掌管舆马及牧畜之事。现如今马政没有什么事情做,只是收接转发太仆寺的文件而已。所谓司马管的那些本职工作,都成过去的事了,真的就如白居易的文章中所说的那样。

  而白居易又说:九江左面有庐山,右面有长江、鄱阳湖,山高气清,景致美好。州郡长官不可观游,惟有司马可以从容徜徉于山水之间,以此为乐。而邢州位于黄河以北,古称河内,在太行山下。《禹贡》提到的衡漳大地全都在其境内。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邯郸也是漳河之间的一个都会,当地的风俗习惯仍然有赵国之风。我一向想浏览它的山川之美,而终日闭门不出,于是白居易所得以养志忘名的游历山川之乐,我也无由得到。然而我独爱白居易襟怀愉夷旷达,能自找适意;看他写的诗,绝不像过去被迁滴的人,流姆无聊不平的情绪,那么白居易所描述的九江那美好的地方,也不过是偶尔寄托而已。虽蛰居九江,难道有什么不自得吗?

  我自夏天来到邢州,不知不觉已到中秋节了,颇能以读书、读史自娱自乐。见官署里面没有书斋,就盖了一间土房,它的门窗向西,下连绵大雨和飞霜时,就无处可避。小桌子、床也不能置备。每月得俸禄黄米两石。我是南方人,不习惯吃黄米饭,然而能宽容安闲,自以为识时知命,大致不愧于白居易.因此我读着白居易的《江州司马厅记》而写了这篇《厅记》。倘若白居易有知,也可以说千年之后还有这样志同道合的人了。

注释
庶官:各种官职。
便宜制事:可斟酌情势,自行处理。
员与俸:指官员的设置名额与所定俸禄。
改倅(cuì)邢州:调任邢州副长官。改:调任。倅:地方官的副职。
莅(lì)任:到任。
承奉:承命奉行。
太仆寺:明代官署名,掌管舆马及牧畜之事。
文移:文书,公文。
左匡庐:左,古人以左右代替方位上的东西。匡庐,即庐山。
江、湖:指长江与鄱阳湖。
守土臣:镇守地方的官员,指州郡长官。
古河内:黄河以北的地方,约相当于今河南省与河北省南部一带。
夷旷:闲适放达。
秋中:秋季之中,指中秋节,即农历八月十五El。
霖雨:连绵大雨。
休休:安闲、安乐的样子。
差:略微。

创作背景

  明穆宗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夏天,作者到邢州就任马政通判。担任了一个清闲职务,而且是明升暗降,这对作者是政治上的打击,使作者有压抑不快之感。作者由“司马政"联想到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遭遇,于是写下这篇散文来将自己和白居易作比较。

赏析

  这篇文章一共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引述白居易文章中的相关语句,表明自己的心态。第二段以江州山水之美与邢州环境作比较,体现了自己的感情波澜起伏。第三段具体写自己住处的恶劣环境和以书史自娱的心境。全文合理运用对比的方式,摹仿白居易的笔触,通过将自己与白居易作对比来表达了自己内心压抑的情感以及不满的情绪。

  第一段的开头有如神来之笔,引出唐代曾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作者正是读了他的《江州司马厅记》。这一段的文字是不动感情的,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潜在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了。第一段引述白居易文章中的相关语句,说明自己主管的马政是无所事事、独奉文移的闲职。并用“司马之职尽去”之语,点明了自己的处境与千年前的江州司马何其相似。

  第二段是以江州山水之美与邢州环境作比较,说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犹有赵之风”,不类江州之佳山水,所以也不能和江州司马那样“养志忘名”,只能心仪其“襟怀夷旷,能自适”。第二段感情波澜起伏。白居易谪居江州,犹有匡庐江湖之佳境可供养志忘名,可自己却是什么也没有,与之相比处境更差。但是,白居易虽然是个迁谪者却没有无聊不平之意,胸怀夷旷,能怡然自得,是归有光所赞同的。因此,“虽微江州,其有不自得哉”一语,既是说自居易,也是在说作者自己。

  第三段具体写自己住处的恶劣环境和以书史自娱的心境,实是以干载之下江州司马白居易的同志自居而自表心迹而已。结尾处点睛之笔说得很明白:儒家的“乐天知命”的思想,是白居易和归有光所共有的。

作者:归有光,本文地址:https://www.hsplc.cn/shi3216.html

(0)
上一篇 2021年7月9日 上午10:07
下一篇 2021年7月9日 上午10:08

相关推荐

  • 东风第一枝 其二 赠傅去异令鲁山

    梁苑词人,秦川贵介,翩翩早下双阙。琴台曾否犹存,商馀有无堪蹑。

    春风凫舄,到时正、芳原花发。试听取、闾井弦歌,抛却故山烟月。

    红烛灺、离尊未歇。骊唱罢、角声又咽。人冲嵩少寒云,马嘶驿亭霁雪。

    唐贤旧地,谁更把、风流重接。好谱成、于荐新声,莫让当年前哲。

    诗文 2021年7月13日
  • 归乌曲

    天涯一只惊霜乌,欲归望远心踟躇。踟躇不归问何意,答言恐负高飞志。

    高飞壮志难遽酬,可怜倦翮无时休。不如株守故林侣,饮啄翱翔得自主。

    吁嗟乎!乌不归兮栖何之?乌竟归兮哺何资?将归未归两难决,愁煞斜阳欲暮时。

    暮景人间容易变,及时归去乌莫恋,巢中老乌泪如霰。

    诗文 2021年8月18日
  • 念奴娇 同理臣、半塘观荷苇湾,用白石韵

    采香梦醒,涉江人、不是年时吟侣。娖不鸳鸯偷眼下,狼藉花无重数。

    锦溆风多,珠房凉重,那更连天雨。江南多恨,老仙休唱愁句。

    薄暮。隔岸争翻,田田新曲,断送箫声去。一镜闹红谁管得,凄入笛船烟浦。

    罗扇单寒,朱阑憔悴,莫办移家住。残蝉无赖,日斜嘶断归路。

    诗文 2021年7月23日
  • 临江仙·世事悠悠天不管

    世事悠悠天不管,春风花柳争妍。人家寒食尽藏烟。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千里故乡千里梦,高城泪眼遥天。时光流转雁飞边。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文 2021年7月11日
  • 【中吕】迎仙客

    风情

    施计策,硬栽排,把明皇没扌刷地揣把来。假承塌,休□□坐,借债我做着傍牌。可敢别烧上风流怪。成密宠,正情浓,休听外人冷句儿哝。劣冤家,小业种,情我做着屏风。可休别凿透桃源洞。我共你,莫相离,肉铁索更粘如胶共漆。系着眉毛,结着鬀髻,硬顶着头皮,熬一个心选退。

    诗文 2021年8月21日
  • 寄严文炳

    故人千里远,论心未遐弃。
    不谓江淮隔,尺书雁能寄。
    春风生展掩,满慰别后意。
    陈义凛凉霜,不独相思字。

    诗文 2021年7月23日
  • 送汪公干还新安

    天涯双璧喜相投,不为金装万里游。丹荔梦回千嶂雨,白鱼归及五湖秋。

    明珠满载鲛人泪,虹月偏随估客舟。玉舄未留沧海上,能无悬榻待南州。

    诗文 2021年8月26日
  • 祝英台近 其十八 并序

    梦重逢,年已腊。剖瓮佐蛮榼。亏尔天涯,忍得朔风飒。

    须知浣不能除,兰襟泪点,已多似、堆盘红蜡。

    始心惬。复来花界庄严,雄蜂伴雌蝶。一奏欢歌,呵冻试银甲。

    回看壁槅香温,铜瓶三两,剪几蕾、梅枝斜插。

    诗文 2021年7月12日
  • 为宋洛云寄林大合

    春江拾翠日徘徊,留枕曾怜子建才。
    不信多情归赋后,更无一梦此中来。

    诗文 2021年8月27日
  • 晚至云梦

    云梦行看近,肩舆趁晚凉。稻塍新穗吐,莲沼落红香。

    密树隐茅屋,芜堤系野航。霜台绝萧洒,容我得徜徉。

    诗文 2021年8月15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